國高中的時候,我很討厭歷史,因為覺得只是在記一堆考試用的東西,然後我又都背不起來。年紀再大一點,才覺得歷史其實是很有趣的,只要用有趣的方式來學習,並且多方面接收各種角度的資訊。
古人說,鑑古知今,是絕對有道理的。就像我真的覺得:
人類從歷史學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會從歷史學到教訓 😛
離題了,前幾天到學校去,參觀了林肇基OB接受節目專訪。
林肇基OB 90歲,是昭和18年(1943)台北一中橄欖球隊的隊員,當時跟他一起的還有另外一位,張昭雄OB,是昭和19年的隊員(應該是列應屆畢業生)。這個都紀錄在校史館裡面,一本「台北一中橄欖球部史」裡面,裡面還寫到了昭和20年5月31日台北大空襲。(參考資料:台北大空襲WIKI,台北大空襲是美國人炸台灣喔~不是日本人炸台灣 😀 )
其他的隊員看起來都是日本人。戰後,日本人都回去日本,當年唸過一中的人,還組成麗正會,就是台北一中校友會,定期聚會,不過根據資料,2007的時候解散了,我想大概是也越來越少了吧。(參考資料:台灣第一所公立中學)
1945年戰爭結束,台北一中、三中、四中的台籍學生合併上課,1946年,改名「台灣省立建國中學」。(參考資料:建中校史 沿革篇)
林肇基OB畢業以後進了台大預科(根據台大張海潮OB表示,跟知名中研院院士羅銅壁OB是同學),名字列在台大水牛隊,也是台大橄欖球隊第一屆裡面。張昭雄OB應該是晚他一屆,改制以後還唸了建中第一屆,後來也是建橄第一屆。一中橄欖球隊在他們前面幾屆,還有一位何良二OB,他的名字也列在台大水牛隊裡面。
林肇基OB說他當年沒有去過日本比賽,根據資料,一中最後一次去花園,也得了冠軍,是昭和16年,所以那時候林肇基OB應該是低年級,他說他記得學長回來以後有慶祝。
林肇基OB耳朵重聽,但是講話沒問題,頭腦也很清楚,事情都交待的很詳細。不過走路不方便,那天很冷,其實很怕他身體受不了,但是看到他講橄欖球的神情,很清楚的可以感受到,他對橄欖球的熱情。
專訪結束,問他能不能走到操場,拍拍他看學弟練球的樣子,因為很冷,他走路又不方便,原本是說他如果累了,就不要。結果他一聽到可以看到學弟練球,馬上說好。從校史室走到操場,對我們來說只要一分鐘的路程,白老師扶著他,下樓梯、慢慢走,走了大概五六分鐘。
跟在後面拍了幾張照片,看著這個畫面,心裡想,白老師的年紀,只有林OB的一半,有種傳承的感覺;走到了操場,學弟過來集合,也拍了幾張照片,這些學弟都還不到20歲,林OB應該都比他們的阿公還要老,應該可以當阿祖了。全部的學弟圍著OB,大喊了一聲「OB好」,不知道OB有沒有聽清楚,但是可以看到他的表情,非常開心。
就這樣,簡單的上了一個小時的歷史課,沒有特別要記,卻什麼都忘不了。
台北一中打過花園冠軍這件事情,其實連日本人都沒什麼人知道,之前還有一位日本人,他的父親打過台北一中橄欖球隊,他還特別來台灣尋根。雖然這些資料,或許有人覺得,對實質的橄欖球發展,沒什麼幫助,坦白說,我也想不出來,這些歷史資料能有對於把球打好或者提昇橄欖球水準之類的事情有什麼幫助。但是,歷史,就是前人留下來的資產,不整理,以後就會消失,就像這些台北一中橄欖球部的記憶,林OB之後,就沒有人知道了,以後,只會連道聽塗說都沒有。就好像那本台北一中橄欖球部史,看起來應該是之前日本人整理下來,送給學校,然後就靜靜躺在校史室的玻璃櫃裡面,卻沒有人知道它在那裡~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上次見到林OB,是十月份台大橄欖球70週年的時候,當時還沒特別的感覺。現在想想,20年前,台大橄欖球50週年時,或者10年前,台大橄欖球60週年,如果當時有這個念頭,資料會更多吧~
沒有歷史,一個文化就會消失~請好好保存這些知識、回憶,與資產。
台北一中 不止打過花園 還得過一次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