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運動發展

Posted on 2015/04/21No Comment

2012年寫在FB的,很榮幸的被轉貼了100多次~

123

放回自己的blog備份一下~


 

跆拳道踢輸,大家真的有那麼憤怒跟痛苦嗎?

奧運快結束了,四年幹譙一次也差不多該到個尾聲了,很快大家就會忘記這件事情,然後四年後再重複一次,這就是台灣的運動。

大家對於跆拳道踢輸,耿耿於懷,幹聲連連,更順便再把韓國video referee拿出來一起罵。就個人的觀點,抱歉,踢輸就是技不如人,沒什麼好講的,而且,這麼怕被裁判黑掉,那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對田徑這一類的比賽更投入心血發展嗎?起碼跑100公尺比較不會被黑掉吧?為何大家獨鍾跆拳道?沒有棒球所以只好寄望跆拳道?奧運不是只有棒球跟跆拳道,更何況棒球還被踢出奧運項目之外,就算有台灣也不見得打得出成績。不良的體質加上過度的期待,最後只有極大的失望而已。

FB前幾天流傳一篇「爸爸的文章—台灣體育完蛋」。很多人轉錄,但是我相信很快就會被大家忘記。我個人認為文中其實部份文字使用稍微偏激,但是很貼切的寫出台灣體育的現況。但是我想的是,為什麼大家都期待政府來救?好今天政府拿給你一千萬,你知道怎麼用嗎?四年後就金牌了嗎?政府的問題不是不救,是他們不懂從何救起。(我沒有要幫政府講話,所以先別急著罵)

其實發展運動跟發展其他的行業是一樣,只要問一個問題,大家應該就可以瞭解了:

請問,張忠謀的強項,是操作台積電無塵室裡面的機台,還是管理公司?

台灣運動一直以來的問題,其實是大家共同造成的,就是我們一直把運動獨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外,一直認為運動是所謂「體育人」的事情,雖然這樣比方可能不是很貼切,但是請問一下,你會要求工地的外勞,幫你管理公司嗎?

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要取得高學歷,沒有人要讓孩子去從事運動,最後只有書讀不好的孩子被丟去練,然後他人生最精華的時光都在訓練,沒有人教他在這段時間裡面還得學習其他的事情,最後手氣好的當老師、教練,手氣不好的當粗工、保全。然後這些老師也只擅長他從事的運動,除了訓練沒有其他的東西再教給孩子,所以教出來的孩子都是那個樣子,家長自然又不讓自己的孩子去運動………………………這就是台灣運動發展的循環。

所以這裡想要表達的是,「體育」跟「運動發展」,其實是兩件事情,就像「好選手跟好教練並不是必然關係」是一樣的意思。所以,這幾天許多人矛頭都指向戴遐齡主委,其實說穿了,以他的學經歷,請問你要期待他什麼?他或許很懂體育或者運動,尤其是田徑,但是他懂運動發展嗎?大家該問的是:「誰把他放在那邊」以及「該放誰在那邊」才對。

當然,我們也不可能直接找一個對運動毫無概念及熱情的人放在那個位置,「運動發展」這件事情,最重要的不是「運動專業」,而是「運動熱情」!而運動熱情要怎麼來?其實就是讓運動變成大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好。當然,這也不是倡導跑跑步游游泳就可以解決的事情,像我就很討厭跑步,也不太會游泳啊,可是不會有人說我對運動沒有熱情吧?

運動的熱情是自然產生的一種意念,不是強迫而來的。譬如:本人對橄欖球有極大的熱情,不代表大家都要隊橄欖球有熱情,但是本人認為橄欖球是個很棒的運動,所以努力的推廣這個運動給社會大眾,希望大家多認識,進而希望增加運動人口,期待有一天台灣橄欖球實力提昇。也就是說,唯有「熱情」,才能讓「運動發展」這件事情繼續下去。

所以,當大家從小開始有運動的習慣的時候,好的人才自然就會出現了,適合各式各樣運動項目的人,自然就會開始發展各項體育項目,慢慢形成金字塔,然後就會有頂尖的選手出現,這才是運動發展的基本概念。台灣只會用所謂的「培訓」來培養比賽選手,從來不問「這個人是不是好材料」以及「有沒有更好的人才」。大家想想,台灣真的最適合從事運動的人,都去當選手了嗎?

當然,「從事運動沒前途」這種話是屁話,這就是剛剛說的,大家對運動漠不關心,把運動獨立在日常生活之外的結果。前途是自己爭取來的,不是別人施捨的。練球不唸書,是因為沒有要求,不懂的要求,只知道要求打贏就好,不是因為這些孩子笨,大家真的認為笨蛋能把球打好嗎?說難聽一點,慢跑跟游泳當休閒可能不需要太高的智商,但是要進入科學訓練的階段,不夠聰明的人會懂嗎?有運動的習慣、關心運動,跟從事運動專業訓練,是兩件事情。從事運動專業訓練,的確會佔去很多時間,但是不至於讓選手沒時間做別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會因為從事運動然後導致功課變差,很抱歉,我會說那是「你沒教好」還有「你小孩資質不夠」。

運動這個問題在台灣,其實一直是四方角力:

  •  「政府」說:贏的人才分的到資源
  • 所以「教練」說:比賽一定要贏
  • 然後因為贏家有限,所以「家長」說:運動沒前途
  • 只好把書讀不好,看起來沒什麼前途的學生丟去當選手
  • 「學生」最後只能說:我除了運動以外什麼都不會
  • 然後每個選手出社會都是那付德性,誰要把資源分給你?

這就是無限的惡性循環

要進入良性循環,只要這四個角色說的話,調整一下

  •  「政府」說:運動資源,全民共享
  • 「教練」就能對選手說:只要盡力提昇自己的表現即可
  • 那既然輸贏不再是唯一的事情,選手就可以把「文武雙全」當作目標
  • 「家長」就可以說:多運動沒關係
  • 那既然家長鼓勵孩子運動,運動人口就會增加,選手也不再是除了運動什麼都不會
  • 「學生」自然就會說:「我想要運動」
  • 大家都運動,資質好的學生自然會變成選手,資源自然大家一起享受

當然,這也不是這樣說說這麼簡單啦,但是我想大概是這個邏輯沒錯。

另外當然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運動發展也是要長遠計畫的,就像日本要主辦2019世界盃橄欖球,所以他們從2007年前後,開始籌劃爭取世界盃主辦的時候,就有計畫的在提昇日本橄欖球的水準。只是台灣人一向都喜歡立竿見影的事情,最好是今天培養明天就得金牌,這個速成的觀念,對於體育發展也不無影響,這也是我們一直以來用「培訓」這個制度在培養比賽選手的原因,因為相對的來說,要比從底層做起容易見到效果,反正就算效果不長久,也不關他的事情了。

所以,什麼樣的公司會成功?是賺quick money的公司會成功,還是有長遠規劃,不短視近利的公司會成功?前者會成功一下下,然後就不見了,後者成功以後,才能流芳百世。只是在台灣這個短視近利的社會,尤其是連電視節目都不停的在講quick money有多好有多棒,或許這才是我們所面臨最大的問題吧~

義和團式或白蓮教式的幹譙沒有用,想想你平常為台灣運動做了什麼?不是看看MLB或NBA就是關心運動了,你親身從事運動嗎?你讓你的孩子從事運動嗎?這麼想要台灣跆拳道選手得奧運金牌,何不把你孩子送去練看看,看看是不是這塊料?是的話你肯讓他接受更上一層樓的訓練嗎?

運動真的是大家的事情,如果只想在有比賽的時候湊熱鬧,那看完罵完就去做自己的事吧!

又嘴炮了,有興趣就參考、思考一下,沒興趣就當被我騙了5分鐘吧~

台灣運動加油!


[2014/10/2補充]

後來我覺得,不能一直用「體育」這兩個字,因為「體育Physical Education」跟「運動 Sports」還是有層次上的差別。所以,決定把文中部份的「體育」修正成「運動」。

如果我們還是停留在「體育」的層次,那就是把這件事情一直留在學校裡面,問題是,誰說只有學生才是運動發展的重點?

兩年前寫的,現在拿出來還是一樣可以用呢~


上次編輯是去年,今年再看,還是感慨良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驗證碼 * Time limit is exhausted. Please reload the CAPTCHA.